第三百四十一章:南巡第一站:苏州(下)(第1页)
“苏绣眼下的产出,一年大概可以达到一万余匹,是扩产前的三倍。”
巨大宽阔的苏绣坊,王雨森亦步亦趋的跟在朱允炆的身侧,君臣两人连着数百名随扈在坊内边走边瞧。
这次王雨森倒是没把整个苏绣坊清空,都清空了,皇帝看谁去?
来就是来看生产的,把绣女赶的一干二净,那还生产个屁。
“这苏绣不好做吧。”
拿过一匹成品过手,朱允炆感受着触感上的舒适,由衷的赞叹一句:“苏绣甲天下,堪称我大明纺织之极品,宋元两代皇帝的冕服均出自苏州绣女之手,不是没有道理的啊。”
“是的,近千名颇有经验的绣女,一年的功夫也只能做出这寥寥几千匹来。”
王雨森介绍道:“虽说苏州家家养蚕、户户刺绣,纺织几乎成为了眼下苏州府一项群众性的普遍副业,但民间所织的苏绣只是冠上了苏绣的名头罢了。
苏州地区织造的纺织品统称为苏绣,唯独这江南织造局苏州营纺司出来的,才是真正的顶尖苏绣。”
苏绣的优点和特点有很多,朱允炆也懒得听王雨森科普般的背书,没等后者说完便出言打断道:“跟朕说说销量吧。”
任由王雨森这么介绍下去,挥挥洒洒怕是几千字都介绍不完,朱允炆实在是听不得。
“眼下苏绣的主销便是来自皇商苏州分会、苏州商会和御前司的采买。”
王雨森说道:“苏州府本身并不承担寻找销路的职责,大多都是这三个采买大户直接下的订单。
其中皇商分会下的订单最大,一年有将近五千匹,苏州商会和御前司就要稍微少一些,前者能有个两千匹左右,后者更少,只要几百匹。”
御前司采买苏绣的主要原因,当然不是拿来卖的,而是用来给京城里的官员织官袍。
这几年朝廷有钱了,朱允炆也不是那种小气的主,不可能在让京官像洪武朝那般,官服破损了,自己找地缝缝补补又三年去。
苏绣扩产,一匹布不过几十两纹银,几百匹也不过一万多两。
这笔钱朱允炆都懒得走国库,伸手向夏元吉要钱,他实在是懒得看后者那抠抠巴巴的神态。
这钱一直都是走他自己的内帑出,算得上是给京官们额外的加恩了。
一年发一身,皇帝不差饿兵。
“效益不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