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章:京报首期(第2页)

聚兴房本来规模不大,但也是苏州本地有头有脸的几家报房,这回朝廷改制,算是让他们给等着了。

精明的商人都知道,皇帝陛下是要用这个抓舆论,那么朝廷就必然会增加一批相关政策。

印刷权与刊行权分开,这个讯号在商人眼中也很明显,就和明目张胆的招揽“皇商”差不多。

与朝廷合作,只要你听话,好处还怕没有?

早点踏上这条船,才有发家致富的可能!

没抢到合作权的报房看着自家门可罗雀,对方门前却是如此盛况,肠子都快悔青了。

“当初的一念之差啊,如今竟然有了天壤之别。”另一家报房的东家含恨道:

“聚兴房怕是要压我们一头了!”

有人满脸写着不服,冷笑道:

“在苏州,谁不知道我们聚隆第一,他聚兴只能排后边,就算和朝廷合作了又能如何?”

“我们一样可以刊行塘报、邸报和官印文书!”

“糊涂!”东家看了他一眼,道:“这些东西,你能刊行,别的报房也行!”

“可是京报呢,每个地方就那么一家才有,朝廷既然免费刊行,那就肯定还给了他们别的好处!”

“你以为跑商的都是傻子?”

听这话,那人无话可说,也转瞬就明白了这个道理,看着对街的人依然远远不绝,也是叹了口气。

这边冷冷清清,可对街那头的聚兴房,却是忙的不可开交。

黄华堂搓着手,心想这一单买卖做的值,从前还从没看过哪家报纸能引这么多人来抢!

这黄华堂和其它被选上的商人一样,必定是有两把刷子的。

善于经商,于地方商会有些影响力,这只是其一。

万历四十八年,饷司杨嗣昌曾奏,淮北各府大饥,黄华堂当时就曾带着人去接济难民,设粥棚施粥。

连杨嗣昌的奏疏中还曾提起一次他的名字,说是对官府赈灾的帮助很大。

西南造反,朱由校亲征那次,这个黄华堂又亲自跑到四川,自己出银给官兵运送军粮。

没过多久,朝廷改制京报的消息传出,恰好黄家的聚兴房,是苏州一带有名的报房之一。

没说的,黄华堂又亲自跑到京师,去和王体乾三番两次的商谈,表明了愿意为朝廷办事的心愿。

当然,王体乾也不是吃素的。

这俩人来来回回谈了几回,一个是内廷老太监,一个是商界老油条,都有真正目的,谁还不知道谁呀!

“东家,照这速度,这三千份今天就要发完了…”这时,一名小厮赶来,说话的空当,顺手擦了擦热汗。

“让报房都加快速度,今晚要加印三百份出来。”

小厮闻言,张大了嘴巴,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三百份?抄得再快也抄不完啊!”

原来因为京报以前不受重视,直到现在,大部分的报房还是以抄写为主。

黄华堂闻言,细细思索片刻,道:“去找聚隆房的赵东家,就说我要买印刷雕版!”

看着小厮离开,黄华堂脸色微微变得难看。

按照这个速度,手抄京报是不行了,还是要用雕版印刷,可是苏州没有雕版,制作一个新的雕版,最快也要几个月的时间,根本来不及!

聚隆房是老字号,倒是有一个旧的印刷雕版。

看来,得让这姓赵的狠宰一手了!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shupenwgang.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