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话不能乱说(第2页)
不能就是说,这是一个极具褒义的谥号。
就像是汉景帝的景一样,这是绝对意义上的夸奖,不带半点儿的贬义。
但是如今的朱存枢被用上这个谥号,崇祯皇帝觉得半点儿不过分。
当初在陕西时,不管这家伙拿出来银子和封地安置灾民是出于本心,还是说被自己当时的赫赫淫威给吓的,总之是真金白银的拿出来了。
钱多钱少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家伙带了很好的一波节奏。
尤其是后来等到大明长公主朱靖雪出生之前,这家伙就已经准备了一片封地交给崇祯皇帝,明确的表示是给自己的小侄子或者侄女准备的见面礼。
这两波节奏带起,大明其他的藩王们也只得跟上。
只是其他的藩王们心里到底有多恨朱存枢和朱倬纮这两个渣渣就不得而知了。
再加上这两个家伙总算是在朱聿键之后响应了崇祯皇帝关于置换封地的要求,这又是一波好的节奏。
这么一来,大明的藩王门就把主要的目光盯向了朱聿键和朱存枢外加朱倬纮三人。
如果说这三个家伙当真在海外打下一片封地,成功的开国称祖,那没说的,剩下的藩王们有钱有地的出钱出地来招兵买马,没钱又没地的穷逼就会自己去找崇祯皇帝哭穷。
总之都得去海外弄块地盘,关起门来自己当个土皇帝。
秦景王朱存枢薨了,可是这日子还得过。
朱存机就是觉得自己这才是人在家中坐,馅饼和麻烦天上来。
自己的便宜哥哥莫名其妙的得了急病,说薨就薨了,扔下了准备好出海建国的所有人手和物资给自己。
也就是说,自己只要不打算继续在大明国内当猪,那么出海建国就是必然的。
而通过这几天崇祯皇帝对于自己便宜哥哥的重视程度来看,出海,才是最正确的道路。
或者说是唯一的出路。
崇祯皇帝是怎么评价自己的便宜哥哥的?
呜呼!王以天潢懿亲,为国藩屏。宜享长年,永保西秦。如何奄忽,而景命之不遐也!存隆其实,光曜其声。如终之际,于斯为荣。王可以暝矣!爰述其概,敬勒贞珉,用垂不朽云。
说实话,如果能换来上述的夸赞,朱存机甚至于恨不得死去的是自己,而不是自己那个同父异母的便宜哥哥。
朱存机并不傻,在置办着朱存枢的丧事同时,也上表给崇祯皇帝,表明了自己出海建国,完成朱存枢未竟大业的决心。
对于朱存机的表态,崇祯皇帝心中好歹也算是有了那么一丝的安慰。
在下诏命文武百官共同致祭,以亲王礼下葬的同时,崇祯皇帝还明发天下了一道诏书。
而这一回的诏书,崇祯皇帝采用了他老祖宗常用的套路把诏书写的跟大白话一样,也不用人润色,就直接发了出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故秦景王朱存枢因感重疾而亡,创业将成而搬到崩殂,朕心甚痛。
其命存枢之弟存机袭秦王爵,继续准备出海建国之事,天下臣民勿要胡思乱想,也不要听信任何的谣传,否则国法不饶人。”
整篇圣旨基本上可以说是乱七八糟甚至于就是大白话,事儿说明白了,警告和威胁也都有。
而这封旨意的效果甚至于出乎崇祯皇帝的预料。
由于这时候崇祯皇帝的牙齿能当金子使,说出来的话都兑现了,所以民间因为这道诏书平静的一逼。
陕西那边根本就没有人担心自己现在种着的秦王封地会被下一任的秦王收回不是说了么,下一任秦王照样出海。
其他的百姓也没想着秦景王朱存枢的死是不是有些什么蹊跷陛下不是说了么,突发急病死的,那肯定就是病死的。
至于说是被崇祯皇帝贪图秦王系的封地和财产而派人弄死的,那百姓们就更不相信了。
连自己的新叔叔都能正大光明的宰掉的崇祯皇帝会在乎一个远房的藩王?
想宰了他还需要找理由?
再说了,藩王出海建国了就不是大明的藩王了怎么着?
没有人相信崇祯皇帝会蠢到这种地步。
所以说民间的老百姓精明的时候,精明的可怕。
当然,蠢起来的时候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