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人生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73章 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第2页)

听完了苏七月的这番讲述,绝大部分与会干部都是连连颔首,表示赞同。

尤其是龙凯峰、范英明、朱海鹏这几个师旅一级军事主官中的佼佼者,更是喟叹不已。

虽说他们这次与会之前,也都做过功课,好好恶补了一下“快速反应部队”的理论知识。

但是相比苏七月,这样的准备显然还不够。

想想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这个年轻人在军事理论上的造诣,那几乎是公认的。

放眼全军,理论水平比他强的,怕是也找不出几个。

他能就“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这个题目,想到这么多东西,实在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儿。

见大家都在低声议论,苏七月就想先结束发言。

不过,杜仲平可不会这么轻易地放过他。

这位首长“唔”了一声,得寸进尺地问道:“这个‘灵活’二字,七月你提的不错。”

“但是具体该如何体现,你也得说说才行。总不能,你抛出一个题目,让我们这些老家伙来想法子解决吧?”

杜总长这话说完之后,大家都是会心一笑。

很明显,杜总长这是心情好,在和苏七月开玩笑呢。

被威胁了的苏七月只能硬着头皮,再次开声。

“想要做到‘灵活’二字,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在这支部队设置常备司令部,战时实施所有作战单位的集中指挥。”

“其二,赋予模块式组合功能,灵活进行部队编组。按照平时相对分散,战时集中使用原则,司令部下属的各快速反应部队,和平时期按照军中隶属关系进行训练管理,形成由几大块组成的‘蓄水池’。战时则根据需要,临时抽取有关部队,进行积木式作战编组。”

苏七月认真地解释道:“说白了,根据不同作战环境,作战对手,这支部队应该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作战组合才行。”

苏七月的这第二条说完之后,B军区的长官李振祥和参谋长高爱国对视一眼,脸上满是欣慰之色。

以他们二位的级别,当然一早知道苏七月将会是这支“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的领军人物。

更为关键的是,根据总部领导的指示,全军这第一支“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将会放在B军区来建设。

也就是说,苏七月这小家伙,将在三年之后,重新回归B军区。

这个结果,无疑让李长官、高参谋长喜出望外。

现在看到苏七月对这支“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的建设,有着如此重要的想法和考量,这两位就更高兴了。

毫无疑问,选择苏七月来当这个“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的首任军事主官,这事儿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苏七月并不知道李振祥、高爱国二人想的什么,他继续将第三补充完整。

“其三,就是指挥系统、训练系统、作战思维的升级,进一步提高指挥、训练、作战的效率。”

苏七月侃侃而谈道:“根据快速反应部队人员少、装备轻、远程奔袭作战等特点,我们需要给这支部队配备高精度武器装备,在单兵一级配备先进的夜视器材和敌我识别系统,借助最新‘人工智能’系统,提高命中目标精度。”

“另外,还需要大量配备信息分发系统的终端设备,使这支部队随时能接到上级指示系统传来的信息,提高打击命中率。”

“除此之外,这支部队在建设的时候,要更讲究人与武器的结合,从人与武器的结合中拓展战斗力的优势,基本的要求是……”

一口气将自己心中所想的几个要点说出来之后,苏七月这才将目光看向了第一排的杜仲平。

“首长,我要说的就这么多。”

杜仲平之前点苏七月的名字让他发言,只是想让他就“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的特点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至于其他方面,他是打算会后好好盘问一下苏七月的。

没想到的是,苏七月竟然对“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了解这么深。

这说明,这小家伙很早就对这个类型的部队建设上心了。

看来,提前定下这小子来担任这支“数字化快速反应部队”的首任军事主官,真是做对了。

心中嘀咕了一阵,杜仲平终于得空开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