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日月永在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三十章:剑南春(第5页)

而有储备粮的支持,四川的百姓实际上不会受到多大的冲击,因为不膨胀的时候他们日常生活中也不会买肉、买水果等食品。过冬也不会烧木炭取暖这般奢侈。

无非就是做饭的时候,少放些盐巴、酱醋等作料。

等到自贡的盐井扩产,释放出来的脱产群体如李三等人一般,建立起一个又一个家庭作坊、集群作坊后,这些所有的生活物价就会回到之前的价位,甚至更低。

所以阶段性的通货膨胀,简单的解释,可以理解为一种利好、一次风口。

比如,现代社会中每次大规模拆迁都会使得搬家公司的费用上涨、房屋租赁金上涨,而最离谱的,就是连夜场小姐姐的小费都跟着上涨。

等到生活物价平抑下来,服务产业就会紧随其后的发展壮大,至于服务产业的价格上涨,跟老百姓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对大明时期的百姓来说,像逛青楼、听戏曲这种服务业,什么时候成为评定生活质量的一项指标了。

李三是铁了心要搞自营业,想赚钱发财,而他的一番侃侃而谈,也让村长老头颇为动心。

加上李二宝在一旁的帮衬配合,很快便达成了共识。

而有了村长老头的加入,说服全村人一起集资兴厂、大半酒坊的想法就很容易实现了。

村民乡亲们多没文化主见,有村长的带头,加上李三、李二宝巧舌如簧的鼓动,加上对进城后未知的生活抗拒,大家伙还是愿意留在几十年的村子里生活。

于是,建造李家酿酒坊的事业就此提上日程。

“那咱们字号叫什么名字?”

在采买回来的一大堆工具设备前,李二宝一边安装,一边向不远处忙活的李三问道:“要不,就叫李家酒?”

取名字这么文雅、高难度的任务,李三的文化水平哪里回答的上来,只好把这事推给村长来拿主意。

老头也不行,好在村里有一个读过书的酸文人,虽说没考上功名吧,但肚子里的墨水还算有一点。

“要不叫蜀都酒?”

“这名字城里已经有酒坊起过了。”

这下可难住了读书人,他念叨着:“咱们巴蜀大地,有啥出名的?”

“熊猫,皇帝老子给起的名字。”李二宝念叨了一句。

读书人就迟疑道:“那叫熊猫酒?也不好听啊,什么蛇酒、虎鞭酒等好理解,咱这熊猫酒要让不知道的人听了,还以为是把熊猫泡酒缸里酿出来的呢。”

“那还有啥出名的啊。”

李三在旁边嚷嚷:“咱们四川有名气的,无非就是那几个,刘备刘皇叔,武侯诸葛孔明,李白的蜀道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