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乱世栋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五十二章 天明寺(续)(第3页)

吴秋判断,楚国的皇帝,很有可能来陇右巡视,收买人心,届时,就是他的机会,而陇右地区对楚国不服气的人,并不少。

因为按照楚国之前的做法,迟早会在陇右检地、检籍、检寺,这就是在断大伙的根基,如何能坐以待毙?

但是,仅靠地方豪杰自己的力量,很难突破禁卫,刺杀皇帝。

毕竟连官军(周军)都打不过楚军,豪强部曲们更不可能战胜对方。

所幸,有法定帮忙。

“老韩,庵逻不会食言吧?”吴秋问,法定没有回头,边走边说:“食不食言,他们都不可能在陇右逗留太久,所以,只要姓李的一死,你们的机会就来了。”

“不不,我是问你,庵逻许给你的承诺,当那什么‘吐屯’,万一他食言?”

“‘吐屯’一职,又不是只有阿史那氏才能担任的要职,你放心,我这边很稳当,不用再扮做和尚了,也是一件快事。”法定说着说着,眯起眼睛。

千算万算,谁也没想到楚国皇帝抵达金城后,竟然在天明寺住下,这正是天意让他有一场大富贵。

干掉李笠后,他就跟着阿史那庵逻去西域,在那里,随便在一个小国做“吐屯”,当小国国王的太上王,悠哉悠哉过日子。

突厥汗国控制了西域诸国,并在各国设“吐屯”一职,这可是等同于国王的存在,他在西域当吐屯,日子过得逍遥快活,中原这边闹得天翻地覆,都和他没关系。

至于吴秋,只要不被人找到刺杀楚帝的证据,就能在陇右继续待下去,一旦关陇地区大乱,搞不好还能乘势而起

双方都有一个不错的前程,这前程就在天明寺,也不枉他扮做和尚,在这里吃了几年的斋饭。

当然,这都多亏了那个楚国皇帝狂妄自大,居然离开行辕,在半山腰的天明寺住宿。

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不知走了多久,地道前方已是尽头,吴秋借着火把的火光,看见前方是几级台阶,顶部有一如同井盖的木门。

法定靠在台阶土壁一个伸出的竹筒口处,侧耳倾听,听外面的动静。

地道的出口,是厨房的一个大灶台炉膛,按说这时候不会有人在厨房里,但他一向谨慎,所以出去前,一定要多个心眼。

吴秋见状赶紧让人把前头的火把灭了,免得一会打开地道门,火光暴露行踪。

法定侧耳在竹筒旁听了一会,没听到外面有什么别样的动静,便轻轻开门:把木板往上推。

却推不开。

似乎灶台上放了重物,压着木门。

他心中一紧,再推,还是推不开。

心中着急,愈发用力推,推得木门“咯吱咯吱”响,还是推不开。

旁边,吴秋见其如此模样,觉得情况不对,就在这时,听音竹筒里忽然喷出大量液体。

这液体有些黏滑,带着刺鼻气味,吴秋刚开始还以为地道口开在厕所附近,是粪坑漏了,但很快闻出味道不对。

随后,深埋心里的恐惧,再度浮现。

他又想起了那天,长安城北,渭水南岸,官军大阵被楚军火器摧残、蹂躏的情景。

雷声中,人群出现一道道血痕;冲天火光里,无数人影摇曳,惨叫声不绝于耳,许多熟悉的面孔在他面前破碎、发黑、消失。

“是,是火油!外面不对啊!!”

吴秋脱口而出,转身要跑,但后面都是人,狭窄的地道,宽度仅容两个人侧身并排站着,他想往回跑,又如何跑得了?

昏暗的地道里,忽然明亮起来,顺着竹筒流入地道的液体冒起火,把法定和吴秋点燃,然后点燃其他人。

“啊啊啊啊啊啊!!!”

惨叫声响起,地道里的人们被火光吞噬,身影不断摇曳,又发出“滋滋滋滋滋”的声音。

。。。。。。

房间内,几名皇子和公主,围在嫡母的身边,面露惊慌之色,外面传来的动静,让他们坐立难安。

说是放焰火吧,夜空中没有火花绽放。

说是夜市赏灯吧,阿娘又不许他们出去。

到底是怎么回事?

“父亲在钓鱼,你们莫要怕。”黄姈轻声说着,面色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