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1997重启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章瞌睡了有人送枕头(第2页)

不等李建民说完,远处就传来李志强的声音:“一斤哪够,至少三斤!”

李建民虽然有时会对徒弟抬手就打,张口就骂,不过他对李志强一直不错。李兴作为李建民的唯一的儿子,他从看守所出来,李志强就带了两瓶苞谷烧过来。

李兴和罗士明对李志强明显没有好气,李志强也不在意。事实上,李志强也看不上李兴与罗士明,如果不是李建民的关系,或许就会老死不相往来。

罗士明抓起酒瓶,先给李建民倒满一杯,四人不约而同的拿起了酒杯。

罗士明和李兴一边喝酒,一边大口吃肉。

李建民倒是慢条斯理的吃着,他并不是不想吃,只是肉只有那么多,他多吃一口,李志强、罗士明和李兴就会少吃一口,这是非常朴素的想法,朴素得让人心酸。

李建民仿佛想起什么:“对了,听说陆文皓搞了一个什么项目,惹得陈厂长还很不高兴?”

李志强倒没有隐瞒,毕竟这属于公开的秘密,只是李建民的级别不够,要不看他都可以看到内部文件。

于是,李志强将陆文皓如何推行以免费送洗衣机进万家营销方案给说了出来。

说到这里,李兴反倒是来了兴趣,他望着李志强道:“李哥,你说陆文皓真能找到合作商?”

李建民摇摇头:“我看悬。”

李兴笑道:“陆文皓会不会借陆振华的门路?老陆的路子广着呢。”

李建民摇摇头道:“应该不至于,关系再好,也不可能承担这么大风险,十万台洗衣机价值上亿啊!承担一半风险五千万!什么样的面子能值五千万!陆文皓太急于求成了。”

李志强除了苦笑,还是苦笑,他是一个技术宅,对于经营方面的事情,根本就帮不上忙。

……

黄广年坐在办公室的旋转椅上,用手揉着自己的脑袋。

从十年前一家一百平方的小门店,如今发展成十几家,年销售额突破十亿元,利润超过两千万元。

如果单从成功的角度,如今刚刚二十八岁的他,也算是事业有成。

不过,作为一名没有身世背景,平民出身,依靠着在蒙自省打工挣到的四千块钱(当然八七年的四千块钱也相当牛逼了),现如今身家过亿,他反而有些迷茫。

燕京市的城市虽然大,但是电器市场盘子就这么大,国美再想发展,陷入了瓶颈期。

当然,走出去这个战略一直在黄广年的心中进行盘旋,可是说着容易,做到却有些难了。

燕京城作为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市民消费能力在全国首屈一指,可是其他城市呢?在市场调查得到的数据,让黄广年难以下定决心,从筹建一家门店到成功赢利,需要半年甚至九个月左右的时间,而且要想回本,则需要一年甚至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