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是王富贵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04章 朱载基的迁都计划(第2页)

至于让他们反思,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上层的婆罗门侃侃而谈,滔滔不绝。

大明讲究知行合一,对不起,在这些几千年的职业嘴炮婆罗门看来,他们是高贵的人群,生下来就是思考的,就是哲学家,用嘴巴来启迪其他人。

要让他们做事,那是痴心妄想。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动手动脚了,那还是婆罗门吗?

这个社会天然被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是掌握了绝对话语权的精英群体,他们敏于言而不能行。另外一大部分,则是实实在在的底层人员。

他们做着实实在在的工作,却又不能言。而且他们还集体向往着婆罗门的境界,把现在从事的工作当成了一种磨练。

这么个倒霉的格局,要是能真正做成什么事情,那才叫奇葩呢!

没有法子,俺答只有引入大明的文人,由他们组成管理集团,就像是请一群职业经理人一样,替他管理天竺。

这么干的结果就是每年通过贸易,大明能从天竺弄到三千万两以上的利润。大明的银行遍布天竺沿海。

昼夜不停,榨取利润,输送回大明,送回江南……

朱载基已经计算过了,伴随着工业发展,大片的农田变成了工厂,城市不断扩容,更要命的是种植桑树,棉花,茶树……挤占农田用地,传统的鱼米之乡,不但没法供应粮食,反而需要从外面进口。

也幸好多了个印度背锅,每年能提供大量的粮食,又能消化掉同样多的工业品,总算是给大明的工业发展打通了任督二脉。

两京之间的铁路,从京城到开封的铁路,从西安向西域的铁路,还有连接江南的铁路。

朱载基一口气开了五条铁路线。

相比起当初他师父王岳,修一条铁路,还要小心翼翼,精打细算,他的手笔可是要大多了。

“孤准备募资十亿元,用于应天和周围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十年之内,要把朝廷的各个衙门,分别迁到应天。”

“准确说是迁回应天,当年太宗皇帝考虑到北元死灰复燃,这才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如今大明国力雄厚,北患彻底消除。迁都应天,抵御海洋带来的冲击,理所当然。我相信这一次迁都,必定带来南方经济的腾飞,大明的发展会迎来新的篇章!”

朱载基算是彻底继承了王岳和朱厚熜的有点,既任性顽固,又善于画大饼。

可问题是此刻的大明,就吃这一套。

蓬勃发展的工业,国力成倍增加,人们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修几条铁路已经不算什么了,他们计划着在黄河修建铁桥,甚至有人打算在长江修桥,连接天堑。

现在大明最需要的就是题材,只要有个投资项目,立刻就能吸引来资本。

尤其是太子主导的迁都大业,又且能不被推崇。

要知道朱厚熜离开大明,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人们似乎都忘了,大明还有皇帝……除了偶尔在报纸上看到的一点科普文章……堂堂皇帝,光是弄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出海干什么啊?

就在这一片怀疑声中,突然传来了一个消息,大明海军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战斗?跟谁打?

试问天下,还有谁是大明的对手?

就在所有人迟疑的时候,一篇来自皇帝的文章,揭开了谜底!

原来在遥远的西方,西班牙国,他们的皇帝拥有庞大的疆土,国力雄厚,他们占据大片土地,号称日不落帝国!

看到这个名字,大明的上上下下,就像是被刺激到了似的。

日不落帝国?

你也配!

我大明君临天下,日月照耀,山河之间,全都是大明的疆土,没有一寸是什么狗屁西班牙的!

明人愤怒了。

而这时候,皇帝接下来的文章陆续送来。

大明百姓终于了解到西班牙国的情况,也知道了他们拥有着当世最好的水手,最强大的航海技术。

原来咱们大明一直在奋起直追,追得就是海洋的这一块。

想想都给祖宗丢脸!

当年的郑和船队何等英雄了得?好不容易开发了海洋,居然就给放弃了,可惜啊!

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议论,早就有了。

而这一次却和往常都不同,因为这一次的议论,深入到了民间,深入到了普通百姓当中。

甚至有些农村,田间地头,都有人开始讨论国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