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医者无眠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终章:回家(第4页)

“坐飞机?”

“火车。”郭儒明道,“现在不着急,吴老师怕那些设备被颠坏了,坐火车回去更安全。”

“是ecmo么?我听说那玩意特别贵。”郭儒明的助理笑道。

“在疫情前,我从来都没听说过ecmo这种设备。现在,我觉得我都能上去操作了。”摄影师笑道。

“全国25%的ecmo集中在天河市,现在用不上了,陆续撤走。生活还得继续,日子还得过。”郭儒明道,“这次事情真心是改三观,让我信了四个字。”

“人定胜天?”

“嗯。”

这四个字这两个月来郭儒明经常说。

“我还记得10年前我去蓉城,想看看青城山,导游一路讲着故事、摆龙门,那是一个小姑娘。我只是看风景,后来她问道,郭导,是不是我讲的不好,您怎么一直都不说话。”

“我说你讲的很不错,不过我不信这些。小导游问我,您信什么?我随口说我信人定胜天。”

“郭导,您怼人还是有一套。”

“就是嫌导游话多。”郭儒明笑道,“也不好说什么,怕她们领导批评她。但这两个月,我越来越相信人定胜天这四个字。”

“是哦,要是没有对比,就会认为一切都是应该的,甚至有很多瑕疵、做的不好的地方。但这次真的不一样,原来如果直接放弃,形势会那么严峻。”

“不说这个,好在一切都过去了。”郭儒明笑呵呵的看着天河市。

说来也怪,刚来的时候漫天阴霾,下着冬雨,心情灰暗、压抑。可现在天空竟然放了晴,仿佛冥冥之中一股力量也知道这座城市里的人的心情一样。

“要是能解除封印的时候两山医院也关闭就好了。”

“是啊,大家也都盼着。”郭儒明道,“可不能全市都等十几名患者康复不是。复工复产,加油干活,日子还得继续。”

说着,郭儒明有些出神。

“最开始疫情刚起来的时候我觉得完蛋了。”郭儒明的助理说道,“我不懂经济,但当时看那架势,感觉咱们要被全世界抛弃。可现在看,全世界大型经济体里就咱们能独善其身。”

“是啊,现在大家都说2020是魔幻的一年,拭目以待吧。”

“可惜,要是两山医院关闭,天河市解封,那就完美喽。”

“带着ecmo怎么转走,别琢磨了。”

“科学是科学,科学不应被舆论裹挟。”郭儒明道,“咱又不是做给别人看。”

“嘿嘿。”

“郭导,您觉悟挺高啊。”

吴冕的声音从背后传来,郭儒明怔了一下。

“要是还认为机器更贵,轻视成熟的医生作用,那就很没意思了。”

“吴老师,您这是从哪来?”

“去和工程师清理移动p3实验室,这不是到了时间,就出来找您。”

吴冕笑眯眯的走过来,牵着楚知希的手,步伐轻松。

“吴老师,我们在雷神山医院留了很多eco,咱们满打满算还不到400台。”

“哦,在意这个干嘛?”吴冕问道。

“没有特效药,感觉ecmo就是特效机器。”郭儒明笑道。

“ecmo在****里面发挥这么重要的作用,不是因为它有奇效,是因为我们没有办法。”

吴冕淡淡说道。

“是,大家都认为eco背后需要重症、呼吸、麻醉、心内、甚至心胸外的人支持,这才是高昂成本的原因。不过无所谓,已经过来了。”

“剑桥大学的斯蒂芬?托普特校长来做手术,中间涉及了一些事情,最后我从剑桥手里借来了一个icu的团队。本来指望着他们能带着医大五院的团队迅速成熟起来,可惜了。”

“国内会操作ecmo的人少?”

“是啊。”吴冕道,“咱们底子薄,正在追赶,讲真的暂时还没办法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比。”

“当时我听人说过这件事儿,还以为您是占了大便宜。但后来了解后,以为您是随便占点小便宜。没想到……”郭儒明笑道。

“不是。”吴冕摇头,“机器不重要,人才的培养最难。ecmo为什么全国那么少?不是因为没钱。

比ecmo更贵的pet-ct都已经全面铺开,怎么可能没钱呢。

数量少,主要是eco小组全省跑着做,疫情期间没少挨累。”

“原来是这样,吴老师。”摄影师站起来,笑呵呵的说道,“我们瞎传,把ecmo传成了特效药一样的设备。”

“哪有,都是没办法才用的。真要是有达菲那样的特效药,何至于非要上ecmo呢。雷神山医院icu里现在还有16名重症患者没离开。”吴冕叹了口气,“希望他们能早点痊愈。”

“会的。”

“郭导,您可以啊,天河客厅休舱消毒,您能申请进去拍摄。”

“这不是为了留下点影音资料么,让以后的人记得至暗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