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章 挫折(第3页)

但是,等来的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李鸿章根本没同意。

李鸿章也不是没看到朝鲜的局势,也并非不知道袁世凯牢牢控制住朝鲜,让日本无机可乘是对的。

但他身在高位,眼界自然要开阔得多。一方面,立约之初,已经写明朝鲜为独立自主国家,明确不许他人干涉内政。

突然对朝鲜监国,不但会引起朝鲜的非议,伤害朝鲜人的民族感情,有被侵略和吞并的担心。

另一方面,也会引起日本的不满和敌对。

在中法之间的战争正在进行之中,李鸿章不想再生事端。

李鸿章不批准就算了呗!可袁世凯不甘心。他或许是尝到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好处,竟自做主张,搬进了皇宫。借口保护高宗皇帝,住到了高宗李熙的隔壁。

这还不算完,他还什么事都管,什么事都得经过他。好像朝鲜的皇帝不是李熙,而是袁世凯。

这样一来,不但朝鲜方面不满,中国军队也非议不断。

你袁世凯凭什么住进皇宫?谁派你去的。如果中国军队的首长要住进皇宫,那也有总管吴兆有,而不是你袁世凯呀?

乐极生悲,物极必反,接下来一连串的打击落到了袁世凯头上。

首先就是,袁世凯为了在朝鲜收买人心,他擅自决定挪用军款,对在甲申政变中被杀害的朝鲜大臣的家属进行抚恤;并上报李鸿章要求在军费中报销。

袁世凯不知道当时的清**的国库有多空虚,财政有多困难?哪有钱干这种事?就是有钱也不能往这个地方花呀?

结果引起李鸿章的大怒,把袁世凯狠狠的训斥了一顿。并指示驻军负责人吴兆有,责令袁世凯个人承担这些费用。意思很明显,你不是想当好人吗?,那就花自己的钱。

吴兆有和张光前看到袁世凯越来越目中无人,权势欲和野心极大,一心想在朝鲜独揽军权,自觉不自觉的总把他自己摆在三个人之首,吴兆有当然心有不甘。

过去摄于袁世凯和李鸿章关系不一般,而有所顾及。现在,一看他们的关系也不过如此。就向上写揭发检举信。揭发袁世凯贪污军饷、蓄养官妓、自做主张,干预朝鲜朝政等问题。

福无双降,祸不单行,这时候,日本**又致函清**。反咬一口,在甲申政变中是袁世凯妄启衅端,挑起中日冲突,要求严惩肇事者袁世凯。

清廷的相关大臣不知真像如何?以为如日本方所说,也惹不起日本。就认为袁世凯是无事生非,没事找事。

于是,朝廷责令李鸿章和会办北洋事务的吴大溦、负责查处。并明确要求,不准与日本开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