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6章 风云突变(第2页)

四、江苏、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山西、陕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代表,由南方发电召集;

直隶、山东、河南、东三省、甘肃、新疆,由清政.府发电召集,并由民国**电知该省谘议局;内外蒙古及西藏,由两方分电召集

接下来,南北的代表讨论的差不多都是召开国民大会的相关事宜。

既然是开会决定,理论上说就有二种可能。也就是说,一个可能是共和体制,一个可能是君主立宪体制。

对于袁世凯来说,无论做出的决定是共和还是君主立宪都无所谓。

实行“共和”体制,他当大总统。实行“君主立宪”,他还当他的内阁总.理,而且是朝廷已尽在他掌握中的内阁总.理。所谓“旱涝保守”,稳操胜卷。

但是,对于南方民军方,他们恐怕只能接受一种结果,就是“共和”体制。

如果决议的是“君主立宪”,那是很麻烦的。因为,我们已经知道,接受这个条件几乎是南方代表伍廷芳的个人意见。

当时的南方民军,没有统一的组织,只是一种松散的联合,实际上是各省各行其是。

能够有一定号召力的,当属黄兴。

二十九日的和谈会议前夕,唐绍仪专门拜访了黄兴,并提出自己以国民会议公决国体政体的想法,征求黄兴意见。

可是在会议期间提及此事时,并未说明黄兴作何反应。

据十二月三十日日本驻华公使伊集院致内田外务大臣电,二十九日唐绍仪密电称:“昨日与黄兴会晤,进行简短交谈,以探索其意向所在。

“革命党坚决主张共和,似已毫无折冲余地。此次会晤虽系个人交谈,但在正式会议上双方若公开坚持各自主张,谈判必至破裂;且各国领事之外交方针似亦有所变化,未必仍旧支持君主立宪。务希尽速筹拟方策,来电示知。”

由此可见,黄兴并没有同意唐绍仪的建议,至少并未就此明确表态。

另一个重要人物就是黎元洪了。

而黎元洪谁都知道,在“共和”方面是寸步不让的。

从集团来看,南方民军至少分为湖北集团和江浙集团,伍廷芳没证得两个集团中任何一个集团的同意。

而他所以敢大胆拍扳,是因为他认定,国民大会的决定只能是共和。

各省派代表,二十二个省区,南方占据十四,是绝对的优势。而人们有理由相信,北方也不是铁板一块,北方的代表未必就能赞同“君主立宪”。

无论是伍廷芳还是唐绍仪,都认为开国民大会是纯粹的形式,是走个过场,给袁世凯一个台阶下。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会议决定的不是“共和”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