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章 丰收的季节(第2页)

死伤最惨的是鲁肃亲自带队的那一千没有家小的敢死队,战死与伤重而亡的居然达到了五百人——要是正常的交战状态,以流民军的素质,哪怕是精锐,一千人死两百也早就崩了。

但鲁肃这波人马处在敌军前后夹击下,要负责堵死郑宝主力回援水寨的路。加上当时援军已经来了,大家都知道己方是胜利的一方,这时候投降敌人也不可能有好下场,多重因素作用之下,才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拼命勇气——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战争中,围困应该围三缺一的原因。留一个缺口,敌人才会士气崩溃,滴水不漏团团围死,只会逼着敌人跟你拼命。

相比之下,周泰那边虽然看似输得很惨,其实全加起来也没死到三百人,大多数都是溃逃的,还有一些甚至没逃远在那观望,看友军最后赢了、又三三两两蹭回水寨这边捡垃圾,不过看在他们好歹出力诱敌的份上,李素也没计较他们分点粗重战利品。

混乱渐渐平息,战国也初步统计出来了。

“鲁肃军1000人损失500。周泰军看尸体估计是死了300,但剩下抢了点东西全逃光了。关羽军2000人死伤400,战后劫掠逃散数百人。”

“友军的毋丘都尉那儿,1500人的兵力,累计战死、不治500余人。精湖酋张多出兵2000,死伤400,山阳酋许乾,出兵1000死伤300。”

“郑宝所部共计近万人,杀死、不治、逃散2000余人,被俘8000人。”

看着随军计吏的清算,李素也是暗暗心惊,不得不感慨丹阳兵毕竟是天下精兵。

在友军一方也有四千多丹阳兵的情况下,这一战官军虽然赢了,但战死和不治加起来有2500人左右,没算逃跑的。而郑宝的下属这三项加起来也才损失2000出头。

可见人头交换比方面,官军还是占劣势的。之所以最终完胜,主要是郑宝的水寨被抄了、军心崩溃。

四个字概括:偷家赢的。

当然,也谈不上意外或者侥幸。因为夹击和偷家,本来就是战前商量好的大方针,一切战术布置都是围绕这个方针的。

统计完损失和俘获之后,就轮到战利品和战俘的分配了,不过这事儿李素暂时插不上话,所以他带着自己这边的同僚,一起先听从都尉毋丘毅的斡旋。

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毋丘毅留下了大约6000丹阳兵战俘,分了2000人给张多、许乾。

那2000人也并不都是能打仗的兵,有些是原本就隶属于张多、许乾的心腹嫡系,之前被郑宝俘虏,如今非要要回去。

还有一些是郑宝麾下比较死硬的、刚才战斗中跟官军积怨比较大的、伤残不能再战的、或者在本地有家眷不愿意千里迢迢北上的,毋丘毅留着也没用,带走也会逃亡,就统统留给本地豪酋。

凭心而论,张多、许艺这一战的收获,并不能完全补足他们帮毋丘毅打头阵的损失。他们更看重的是“郑宝被干掉之后,他俩就可以趁虚而入做大”这个未来发展空间,所以哪怕暂时赔本,也要跟着干。

否则纯为了抢钱抢人,张、许才不接受这么苛刻的分配条件呢。

剩下精挑细选的丹阳兵战俘,加上之前已经雇佣的,毋丘毅凑了5000人马,心中颇为志满意得。

总算超额完成了刘虞交代的募兵任务!这次回去,可以得到“校尉优先晋升权”了!

在郑宝的水寨中,官军也缴获回来大约两千多万的金钱,这些钱毋丘毅就分发给这些士兵,每人五千钱,各级小头目另有加钱——丹阳兵是很认钱的,哪怕你在战斗中抓住他们,后续要想他们心服口服为你继续效命死战,就得好好给钱笼络。

只不过,正常情况下一个人至少给一万钱安家,被打败了当战俘,只给五千也勉强干了。

至于平时超出一万钱的部分,多半是被各级豪帅酋长作为中间商瓜分了,现在郑宝这个中间商被连根拔起,那些“营销运营费用”也就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