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6章 此功当浮一茂才(第3页)

因为你祸害掉了敌军几十万石军粮,这事儿并不能直接转化为表面功劳。

换句话说,就是升官的功劳,得以疗效为准,而不是只有一些要“化验”才能看得出来的指标。

所以,一定要等待讨伐叛军的战事有阶段性的进展,才能升官。

在张举刚刚称帝的时候,双方控制区边境还是发生了不少军事摩擦、以及百姓动摇的。

所以稳住这些动摇、让敌军进一步退却不敢惹事,这才算是阶段性的功劳。

而打掉敌军一笔粮草,只能说是最终促成这个态势转化的催化剂罢了。

另外,刘虞也可以在奏表中,把之前因为过境抢收粮食而引起的小规模冲突,说成是“张举称帝后敌军士气上升、猖狂进攻”。现在敌军被击退不再进攻,则说成是“张举称帝的不良影响被压回去了”。

官字两张口,对于有利进展的解读,还不是州牧想怎么解读就怎么解读。

同时,李素和蔡邕写的《驳灾异论》,也能作为“张举称帝檄文对胡人的不良煽动影响被清洗”的解读,一并在奏表里体现。

至于修宫钱……老样子,要想对外装作不给这一千万,实际上得暗中给远超过一千万,才能拿到拥节长史。李素不想出这个钱的话,就问刘备要公款,反正也是为了大家的共同事业嘛,不寒碜。

谁让刘备现在比李素富裕得多呢。

李素稍微一琢磨,就把刘虞的深谋远虑想明白了。

“多谢使君栽培!使君大恩,素此生难报。”李素谢恩之后,心里也在想,刘虞对他和刘备那么厚道,看来将来以幽州为根据地发展,有些不好下手了。毕竟对刘虞下克上肯定是要背负天下骂名的,说不定会比吕布的名声都臭。

算了,先不想这些了。

当上护乌桓校尉拥节长史之后,对于将来再跟乌桓交涉,肯定是有优势的。

目前的幽州牧別驾,只是代表幽州牧跟乌桓人接洽。有了拥节长史之后,你就是在代表大汉朝廷跟乌桓接洽。

就相当于原本是省外事厅的领导,现在再加一个外交部给你的驻外大使。

可不得是正一千石的高官了么!

而且最难得的是,刘虞答应把茂才的举荐名额给他用!从此以后,李素也算是在大汉朝权威崩塌之前,正儿八经走察举制升迁路线的正道官了。

汉朝官员一贯以察举为最正途,虽然没有后世宋朝以后的“科举官歧视其他出身的官”那么严重,但总的来说还是有鄙视链的。

李素之前都是积功为官,虽然也有“免纳修宫钱”的美名,但毕竟缺了察举这道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