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捡个世子来冲喜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8章 惊变!洛云锡,救命!(第2页)

陶夭夭填饱了肚子,坐在那里有些无聊,而且她还悲催地发现,这个时代是没有月饼的。

祭月节分明就是中秋节,只不过换了个说法而已,可是却没有月饼。

没有月饼的中秋节注定不是圆满的。

陶夭夭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看来轩哥哥的桃花斋里又将有招牌糕点问世了,既然认亲之路前途渺茫,那她只好先静下心来搞搞事业了。

她扭着头四处看了一番,见大殿里许多人已经离开了座位,便下意识的抬头看向了不远处的高座,心里顿时明白了。

怪不得这些人忽然变得如此放松,原来是高台上的皇上和皇后已经不知何时离开了。

看着那些走来走去的身影,陶夭夭非常希望洛云锡也能出去转悠一圈,她好有机会溜达溜达,可是洛云锡却似乎没有出去转悠的打算,恰恰相反,他们这一桌还有不少人围了过来。

“洛世子,下官户部刘奇,对洛王爷敬仰已久……”

“洛世子,下官国子监李力,敬您一杯……”

“洛世子,小女年方二八,精于琴棋书画,尚待字闺中……”

看到桌边围的一圈人,洛云锡黑了黑脸,他将手里的酒杯重重地搁在了桌上,忽然扯了扯嘴角。

“对不住了各位大人,本世子重伤未愈,又不胜酒力,诸位要是想喝酒,不如让我身边的小书童陪大家喝上几杯?”洛云锡说着,将陶夭夭一把拎了过来。

“陶季,诸位大人赏脸,还不赶紧陪着?”

陶夭夭整了整被洛云锡扯乱的后衣领,疑惑地看了洛云锡一眼。

她酒量不好,酒品也差,洛云锡是得有多信任自己才会将自己推出去挡酒?

不仅是她疑惑,桌边黑压压围着的那些端着酒杯弓着腰的官员们也心下疑惑。

洛世子宠信身边的小书童,他们是有所耳闻的,原本还不太信,可是方才看到这小书童跟洛世子同吃同坐,便信了一些,现在这洛世子竟然让小书童替他喝酒,这些人看向陶夭夭的目光顿时就带了些排斥。

不仅是排斥,还有满满的蔑视。

一个毛都没长全的臭小子,不过仗着有几分小聪明又机缘巧合救过洛世子两回罢了,何德何能能担得起他们的敬酒?

众人眼底的蔑视,陶夭夭自然也是看得到的,但是洛云锡的话她倒是也不敢不从,于是便耸耸肩站了起来,一把拿起桌上的酒壶,给自己倒了满满一杯酒。

“小人陶季,奉我家世子爷之命,敬诸位大人一杯。”

说完,她也不管那些人什么表情,自顾自地仰头喝干了杯中之酒。

好在今日的女眷不少,桌上也有果子酒,不然的话,她一杯下去估计就得倒桌子底下去了。

“咳咳咳!”果子酒虽然好喝,陶夭夭倒也没敢贪杯,一杯酒下肚,她装模作样地晃了晃脑袋,举着空杯子对着众人吼了一声:“好酒!再来!”

众官员面面相觑,犹豫了半天,只得各人喝了各人酒杯里的酒,却又听洛云锡说:“招呼也打了,酒也喝了,诸位大人请便吧。”

众官员脸色微微一变,他们虽然早已知道这个洛世子不好结交,可是却没想到他竟然一点情面也不讲。

众人讪讪地笑了笑,回头悄悄看了一眼对面的蓝景烁,却见蓝景烁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身为太子的蓝景烁,桌子周围一片空荡,一个前去敬酒的都没有。

“呕——”就在众人犹豫着是不是得过去太子那边赔个罪的时候,忽然听到了一阵极不雅观的呕吐声。

陶夭夭掩着嘴巴俯下了身子,众人便也再不停留,慌忙将桌边的位置空了出来。

“呕——”又是一声响亮的呕吐声,陶夭夭一把扯住了洛云锡的袖子,“不行了世子,我得出去透透气了,万一吐在这里就麻烦了。”

洛云锡嫌弃地甩开自己的袖子,压低了声音吼道:“还不快去!”

“是是是,我去去就来!”

陶夭夭如获大赦,慌忙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她猫着腰绕到了墙根,最后贴着墙角溜出了殿门。

山上的空气新鲜,陶夭夭一出殿门瞬间就精神起来。

农历十五的月亮,又圆又亮,比满处的灯笼光亮还要亮上几分,照得那些亭台楼阁和池馆水榭栩栩如生。

花园里的桌上摆满了瓜果,不少女眷围着鱼塘在对诗猜谜,陶夭夭对这些不感兴趣,加上鱼塘边多是女子,她便远远地避了开去。

一阵欢笑声从右前方传来,她远远地看到了一座精致的亭子,亭子的四周挂满了水晶灯笼,从自己脚下的这条水榭回廊过去,正好能通往那座亭子。

刚才在殿内,她不经意间往薛嵩那一桌瞄了一眼,正好看到薛楚玉被两名女子叫走,所以她才装作想吐的样子跟洛云锡告了假,可是等到她真的出了殿门,却不见了薛楚玉和那两名女子的身影。

陶夭夭想了想,便随手从一旁的桌上拎了一串葡萄,决定去那座亭子上碰碰运气。

她已经听到了亭子里传来的男子的声音,所以就算是找不到想找的人,她以男子的身份出现在亭中也不至于显得太过突兀。

这样想着,她便加快了步子。

谁料无意插柳柳成荫,她刚走了没几步路,竟然在水榭的拐角处远远看到了薛楚玉,她的身边围了不少人,隐隐还能听到女子的哭声。

陶夭夭犹豫了片刻之后放缓了步子,在廊下寻了个石凳坐了下来。

“……诸位姐妹们你们看看,一个贱婢生的丫头,竟然也配穿蜀锦做的裙子?”一个尖利的女声响起,气势汹汹的,让人听起来很不舒服。

陶夭夭微微皱了皱眉头,她远远地看了说话的那名少女一眼,不过十四五岁模样,说话竟然如此刻薄,只是这“蜀锦”二字,听起来似乎有些熟悉呢。

她愣了愣,暗自咂舌,不会这么巧吧?

陶夭夭站起身来,将座位换到了对面的石凳上坐下,这一次,她便看到了掩面低声抽泣的那名女子。

那女子身上穿的衣裳花纹,可不就是那天她在刘记布庄送给柳家二小姐柳如烟的蜀锦吗?

当天她离开刘记布庄之后,还去了苏记布料买了一匹几乎一模一样的蜀锦,假冒柳府的管家以回礼的名义送去了沈府,并叮嘱柳氏一定要用那匹蜀锦做成衣裙,让陶静和陶敏穿着来参加祭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