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夏颜石磊完整版小说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它们能更美(第1页)

如今这年头,胆大心细、有冒险精神的人,都已经不叫老百姓了,叫企业家了。

尤其在纪远身边的这个圈层,基本上都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百万身家的年代冒险者。

这一批人,大部分出身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赤贫的地平线。

历史原因,他们没有读太多书,学历最高能到高中,就算知识份子了。

只读了小学、初中,就出来闯社会的比比皆是。

正是因为文化不高,加上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让他们吃到了时代的红利。

不管是摆小摊卖瓜子,还是当倒爷,利用各省市的商品差价,买进卖出赚到第一桶金,或者光靠倒“白条”就能发财的,他们钱来得快,花钱也挺大方的。

因为在这个规则和法律还不太完善的年代,要做生意发财,且还能持续做生意发财,明面上靠的就是朋友多、人脉广。

实则真正的原因,还不是因为花钱大方吗?

而且,越是想提升身份,结交对自己有利的人脉,越是得有流行的昂贵标签。

开始是肩膀上扛着进口的双卡录音机,戴着蛤蟆眼镜,穿着花衬衫牛仔裤,用最大的声音播放音乐,“吉米、卡佳……”

在歌声袅袅、沿途回头率百分百,人人羡慕的眼神中,完成初步自我价值的塑造。

后来这种文艺青年不流行了,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随着经济的发展,金钱至上开始流行。

于是,有钱人彰显身份,变成了脖子、手腕上套的小指头粗的大金链子。

如今,这么赤裸裸展示金钱的方式开始又不流行了,人们亟需找到其它彰显地位的替代品。

于是,社会上开始有人炒兰花,一株较为珍稀的品种兰花,甚至可以炒到上万元、十几万元。

还有人开始收藏邮票,炒作珍罕邮票,一经小小的邮票也能卖到成千上万元。

当然,养藏獒也算其中一种。

当天来了21位企业家,在现场氛围的带动下,他们每个人都买了藏獒,买成年犬的有五位,买小奶狗的有16位。

反正藏獒要是养到一岁,就有差不多100斤重了,这些小犬再养一年,百来斤就很有威慑力了。

李白想夫妻真是乐坏了。

他们万万没想到,养藏獒真的能赚大钱。

成年犬根据体型、外表,价格从五万到七万不等,五只就收了30多万元,这一笔就把成本基本收回来了。

小犬每只五千元,16只共赚了八万多元。

如果按这个趋势发展下来,藏獒基地年入百万肯定没有问题。

中途,夏颜去看了曾经家养的那只藏獒,它已经是快200斤重的年轻小伙子了。

没想到,它还记得夏颜,隔着铁栅栏看到夏颜,高兴地跑来,对着夏颜一阵兴奋的吠叫。

夏颜喂了它两块牛肉,安抚它,和它说话,告诉它,安心住在这里,这里场地大,能让它自由活动,有空她们就来看它。

还有,最重要的是,它绝不会被卖出去。

中途还有个花絮,因为出色的外表,有企业家看中它,想要购买。

夏颜婉拒了,说这只藏獒是她的,只是寄养在这里罢了。

那名企业家一听说是有主藏獒,只好打消主意,去挑了别的藏獒。

送走心满意足的企业家们后,李白想一脸兴奋地对纪远道:

“纪总,今天咱们就赚回本了,以后就是持续生财的好日子

其实吧,藏獒基地创办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养流浪猫犬。

李白想夫妻会得到丰厚的报酬和股份,救助站实现经费自由。

从今以后,就会转入经济良性运转,夏颜和纪远救助小动物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白想,咱们以后每年会提取固定的资金,投入兽医院的建设。

我想以后把这里打造成全京城最大、最齐全的综合兽医院

夏颜此时出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