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喜报(第2页)
因为粮草已经吃完了。
接下来要么抢粮要么买粮。
他逃的匆忙,身上几乎没带银子,所以只剩下抢粮食这条路可以走。
而他又不愿做这种恶事。
他麾下的将士们也感受到了困难,纷纷表态愿意投降朝廷当官军。
在内外的驱使下,李定国终于下定决心。
他问清楚张献忠逃跑的方向后,跪地朝着那里磕了一个头:“这一拜,是谢义父的救命之恩。”
砰!
李定国又磕了一个头:“这一拜,是谢义父十五年的养育之恩。”
砰!
李定国直起腰又弯下腰磕了最后一个头:“这一拜,是拜别义父。从此以后,李定国要远离这里,北上杀敌去了。”
“义父请多多保重!”
数天后,李定国率所部兵马投降了秦良玉。
九月末。
这个消息被送到北京时崇祯正在看另一个消息。
各地秋闱录取名单出来了。
南直隶因为发生了罢考的事,所以放榜最晚。
他在名单里看到了两个熟悉的名字:黄宗羲和顾炎武。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终于全都考中了举人。
(另一位思想家王夫之早在崇祯十五年就中了举人。)
崇祯正在考虑如何使用他们。
“皇爷,承天府喜报!”王承恩举着塘报跑了进来。
“念。”
“秦良玉在承天府大胜流贼,献贼主力被尽数剿灭,只带两千残兵败将逃入山中。李闯贼主力损失过半仓皇向北逃窜,秦良玉正组织兵马进行追剿。”
“此战还擒获了流贼将领刘希尧,贺锦还有孙可望。”
“好啊!”崇祯几乎是蹦起来的,“秦老将军可以说是立了不世之功!当赏,当赏!”
崇祯之所以高兴,是因为这一战彻底扭转了明军此前被动防守的局面。
此战过后,明军对内作战将由战略防守转为战略进攻。
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结果却天壤之别。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北京城。
百姓们欢呼雀跃后纷纷冲进忠烈祠,向北京之战战死的亲人报喜。
那些人虽然早已逝去,但精神尚存。
“皇爷,还有一封信。”王承恩从塘报下面拿出一封信念给崇祯。
这封信里只写了一个内容:李定国投降了。
崇祯看完后深吸一口气半躺在龙椅上。
为了让李定国投降,他耗费了近十万两银子,动用了几十个锦衣卫,厂卫。
万幸,他的目的达到了。
“皇爷,秦老将军在信中问如何处置刘希尧,贺兰以及孙可望等人。还有,李定国北上的时间。”
在崇祯的记忆里,刘希尧贺兰等顺军和大西军高级将领少有投降满清的,大部分都战死沙场。
所以他决定给这些人一次机会。
“给秦良玉回信,刘希尧,贺兰,孙可望等人她想用便用,不想用就自行处置,朕不会阻拦。提醒她一句,防止这些人复叛。”
“另外,让她在从蜀王借来的钱里面拿出五十万两白银犒赏三军。”
“至于李定国北上的时间...此事先不急,让他在秦老将军帐下待一段时间历练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