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关外弃守之论(第2页)
田秀英的继母曾经是教她学琴的老师,也是一位能书善画的才女。在继母的教育下,田秀英多才多艺,书、画、琴在宫中可谓一时无二。
但是在父亲宠溺下长大的她,却完全没有意识到后宫的险恶。她处处和周玉凤争夺崇祯宠爱的举动,让自己处在了一个危险的境地。
不过田秀英家境富裕,因此比起节俭的周玉凤,田秀英可谓出手大方,这倒让她在宫内获得了不少好评。
而月梅则是他父亲当初特意送入信王府照顾她的,比起还不成熟的田秀英,年近20的月梅可谓娴熟于人情往来。
因此王承恩派遣身边亲信传话中,透露出来的示好之意,她立刻就察觉到了。
田秀英并不愿意干这些隐私的勾当,她更喜欢朱由检对自己的感情是纯粹的,而不是夹杂了其他东西。
不过田秀英也知道,皇宫和信王府是不同的,有些事情她如果不做,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
田秀英对着铜镜内的自己看了许久,才幽幽的叹息道:“这些事情我不懂,也不想懂。就交给月梅你去处理吧,不过千万别被陛下知道了。”
“请殿下放心,奴婢一定会办得妥妥当当的。”月梅对着田秀英恭敬的说道。
被朱由检期待了很久的王在晋终于返回了京城,在朝会上,王在晋提出了他在回京途中仔细考虑过的,裁撤辽东军,及修建山海重关计划。
吏部尚书徐光启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修建山海重关,不如仿造西洋筑城术,修建西洋铳台。
天启二年孙元化曾经上过三道关外筑铳台呈,孙元化经过对山海关地形的仔细考察,认为在一片石以西10里,山海关之东15里,三道关口外的适当位置,修建西洋铳台最为合适。
这里北面依山,南面靠水,地势险要。在这里修筑铳台,完全可以扼守东虏入关的路线,并和山海关成犄角之形。
孙元化上呈时,正值王在晋和孙承宗等人争论,守宁远还是守山海关最激烈的时候,因此王在晋早就不记得孙元化的上呈了。
当徐光启再次提出来之后,王在晋研究了半天,认为修建三道关铳台,虽然没有山海重关防护严密,但是在费用上却大大的节俭了。
孙元化此时正好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在孙元化的介绍下,朱由检终于了解了,所谓西洋铳台,其实就是棱堡。在开花弹没有发明之前,棱堡就是攻城部队的噩梦。
朱由检听完之后,便询问道:“那么大明谁有修建这种铳台的经验内?”
徐光启推荐到:“闽商伍继彩曾经招募过,在菲律宾修筑过铳城的李氏父子,也在潮州府南澳县修过猎屿铳城,在漳州府海澄县修过大泥铳城、溪尾铳城。臣以为,可以招募他们修建。”
孙元化则举荐西洋传教士高一志。朱由检都一一同意了。
但是随后对宁远守军的裁撤和要不要放弃宁远防线问题上,王在晋和孙承宗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朝中官员站在王在晋一边的寥寥无几。
孙承宗虽然上次朝会被朱由检说服,暂时放弃了收复辽东故土的计划,但是对于王在晋这种完全放弃宁远防线,直接把防御阵线撤退到山海关的策略,他还是坚决反对的。
王在晋坚持道:“辽东军裁撤之后,防守宁远的兵力就会不足。从山海关到宁远之间距离240余里,如果宁远遇到危险,从山海关出发的援军最快也需要8天才能到达。
大明救援,则东虏可以围城打援。大明不救,则宁远必不可保。如此一来,宁远城就成了鸡肋,平日耗费钱粮,战时又成了大明的包袱。因此,守着宁远究竟有何益处。”
孙承宗则反对道:“虽然大明暂时放弃了收复辽东的计划,但是绝不可以放弃宁远防线,一来大明在宁远有驻军,则辽东沦陷百姓才不会心怀绝望,甘心为东虏出力。
二来如果大明在宁远存在驻军,东虏才不敢随意出击。如果让东虏放手击败蒙古插汉部,则我大明不但失去一大援助,也会让东虏去一心腹之患。
三来辽东现在不适宜规复,不代表今后大明就不规复辽东故土了。留着宁远防线,等我大明缓和了元气,正好作为收复辽东的出发基地。
四来辽东军民几近数十万人,如果放弃宁远防线,则关外必不可保,这数十万军民移入关内,将要安置在何处?若是安置不好,则京城左近岂不成了祸乱之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