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关于仁义(第1页)
“皇后家15顷地,皇贵妃并贵妃家10顷地,妃家5顷地,公主家10顷地.以上均为一世而终。
侯爵限以一百顷,伯爵限七十顷。超出以上限额者,则收回赐田,直到赐田收完为止。公爵吗照着老例。”
朱由检几乎没有怎么考虑,就随**代道。李承祚有些担心,事后那些皇帝的亲戚在皇帝面前哭诉,倒时皇帝又要重新反悔,再次改回旧制。
那么今天他这个在场的人员,未必不会被迁怒。于是他试探的问道:“陛下,这个改法,会不会对天家亲眷过于苛刻了?这样规模的赐田,大约只能维持温饱而已,会不会有失天家体面?而且恐怕皇亲、公主们,会向陛下哭诉啊。”
“这世道,能不饿肚子就不错了。天下百姓一天忙活到头,都未必能混上温饱。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想要过上好日子,就自己去挣,别指望靠着从国库里掏钱享受。”
朱由检的话说的有些刻薄,李承祚以为这是昨日京城兵变闹的,他顿时住口不再劝说,免得心情不好的崇祯,把自己当成了出气筒。
房间内沉默了一阵后,朱由检方才开口问道:“刚刚朕说的,你以为如何,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陛下明见,臣觉得实在没什么需要补充的了,只需选一诚实可靠之人推行,不至于引发诸位勋戚的反对,就能实施下去了。”李承祚对着崇祯讨好的说道。
朱由检看着李承祚思考了一会后说道:“刚刚丰城侯说,想要为朕分忧,是真心的吗?”
李承祚心里顿时咯噔了下,看来崇祯是要把这个难题交给自己去办了,不过已经主动向皇帝效忠的他,现在更是不能露出畏难畏缩的表现,否则靠着献出土地换来的机会就白白浪费了。
李承祚咬着牙说道:“臣效忠于陛下之心,绝无虚假。如果陛下让臣去推行此策,臣一定竭尽所能,为陛下分忧。”
朱由检脸上浮起了微笑,鼓掌说道:“好,丰城侯的忠心,朕会记在心里的。王承恩把田尔耕叫进来吧。”
田尔耕进来之后,就跪在了李承祚身边,朱由检看着两人说道:“朕打算设置贵族院,以管理大明的勋臣贵戚。这宗人府有宗人令,这贵族院就叫院长吧,品阶就低于宗人令一等,设为从一品。
具体的属官设置,丰城侯回去后拟个章程出来,报给朕就是了。至于管理的措施,刚刚丰城侯说的那几条很不错,朕觉得可行。你回去之后写个详细的扎子上来。”
李承祚有些惊吓的抬头说道:“谁,臣建议的那几条?”看着眼睛睁的老大的李承祚,朱由检很肯定的点头说道:“正是,怎么丰城侯有什么疑问吗?”
李承祚嘴里有些发苦,他可没想到,崇祯会连整个锅子都戴到了他头上。不过看着崇祯的目光,他终究没有胆子否认,还是下意识的点头,承认了是自己的主意。
朱由检这才满意的对着田尔耕说道:“这京城兵变,朕也听说了,大约和勋贵脱不了干系。丰城侯既然是贵族院的院长,自然有义务帮助你理清那些勋贵是可靠的,那些是不可靠的。
朕就说给你们两位说一个要求,不要冤枉一个好人,也不要放纵一个坏人。京城受难百姓重建家园,**乱兵的赏赐,安抚京营士兵的费用,都需要从这些幕后主事者身上挖出来。
当然朕也愿意接受,元勋贵戚们乐施好助,为京城受难百姓捐助的善款。郑芝龙这些刚刚上岸的海盗,就捐助了2万两财物的善款。朕觉得,我大明的勋贵不会不如一个海盗吧?
此次捐助善款的人员名单,将会竖碑留念,让京城百姓好好记住这些帮助他们的人,丰城侯你可以如实告诉他们。”
朱由检这种强行摊派的行为,李承祚并不陌生。不过以往都是胥吏摊派小民,而今天却是皇帝向勋贵们摊派。
李承祚不得不对着皇帝表态道:“臣李承祚愿意乐助3000两,替京城受难百姓重建家园。”
田尔耕立刻跟上说道:“臣也愿意乐助300两,为京城百姓添些衣物。”
“你们两个都很不错,这便回去干你们的事去吧。”朱由检挥着手,示意两人就此退下。
当王承恩送人回来之后,朱由检对着他说道:“派个太监专门管理这些善款,一定要做到有账目可查。另外丰城侯献出的土地,退还他一百顷,剩下的再没入官地。”
朱由检一边说着,一边看着桌上堆积起来的卷宗。由于改同意为反对之后,司礼监的权力缩减了许多。
以往内廷和外朝相争时,以拖延或是拒绝批红为手段牵制外朝的方式,显然是失效了。
一直同都知监争夺主导宫内事务大权的司礼监,在宫内的权力斗争上居于下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