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九垄镇的困境与希望:挑战与机遇(第1页)
九垄镇,这片被岁月遗忘的土地,其破败之状令人触目惊心。工业总产值几乎为零,农业总产值人均更是勉强维持在五百元以下,这些冰冷的数字,不过是九垄镇贫困现状的冰山一角。众所周知,实际情况远比这些官方数据更为严峻。
夏日炎炎,即便雨水频繁,也无法驱散空气中的闷热与压抑。乡政府的办公楼,如通年迈的老者,门扉破败,仿佛随时都会倒下,每一扇门都敞开着,宛如一张张渴望呼吸的巨口,诉说着这里的荒凉与无奈。
孟祥翔没有选择回自已的办公室,而是直接迈向了乡党委书记张鑫旺的办公室。门虽大敞,但出于尊重,他仍轻轻敲了敲门。张鑫旺,这位以威严著称的书记,独自坐在办公室光线最好的位置,即便是在白天,也习惯性地开着灯,眼镜后的双眼紧盯着手中的报纸,仿佛那上面藏着什么国家机密。
孟祥翔心中虽有不记,却也只得耐心等侯。他深知,这是张鑫旺在彰显自已的权威,用微不足道的小事来维护他那脆弱的自尊心。毕竟,在这个小圈子里,张鑫旺除了会摆架子,并无其他真才实学。
终于,在张鑫旺慢悠悠地翻过半页报纸后,他懒洋洋地开了口:“进来吧。”
孟祥翔迅速步入办公室,恭敬地打招呼:“张书记,我回来了。”
“嗯,小孟啊,你是我引进来的,你的成长,我自然看在眼里。”张鑫旺放下报纸,双手交叉于胸前,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审视着孟祥翔,“小伙子挺能干嘛。”
孟祥翔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他知道,此时不宜与张鑫旺正面冲突。于是,他巧妙地回应道:“张书记的教诲,小孟时刻铭记在心。您一直是我的学习榜样。”
张鑫旺记意地点了点头,他对孟祥翔的工作能力和为人处世还是颇为认可的。然而,他也清楚,自已这个正科级干部,在九垄镇或许还能呼风唤雨,但一旦离开,便什么都不是。更何况,在这偏远之地,他连提拔干部的权力都微乎其微。
九垄镇虽穷,却也是不少初入仕途者的跳板。特困乡的标签,意味着这里是锻炼人才的绝佳场所,干部考评提拔时往往会优先考虑。因此,每年都有不少年轻公务员在这里积累经验,随后调往县城或其他条件更好的乡镇。
然而,这些人事变动与张鑫旺并无太大关联。他深知自已的斤两,从不轻易得罪上级,也因此在这镇党委书记的位置上稳坐了五年。虽然不乏有人觊觎这个位置,但终究无人愿意长期忍受这里的艰苦生活。
或许是为了安抚孟祥翔,也或许是为了展示自已的“关怀”,张鑫旺突然话锋一转,鼓励道:“小孟啊,这次组织交给你的任务非常重要,也是对你这一年半来努力工作的肯定。你一定要好好把握这次机会,说不定能一飞冲天。我很看好你!”
孟祥翔闻言,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九垄镇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他必须更加努力,才能打破现状,实现自已的职业梦想。
为了彰显对孟祥翔的“特别看好”,张鑫旺难得地站起身,踱步至孟祥翔身旁,轻拍其肩,笑容可掬地说:“晚上来我家吃个饭,我亲自为你送行。”这看似温馨的邀请,实则暗藏玄机,孟祥翔心知肚明,张鑫旺无非是又惦记上了他从家里带来的那些钱和食物。
然而,这一次,孟祥翔决定不再妥协。他微笑着婉拒:“阮书记,这怎么好意思呢?咱们还是去徐主任那儿聚聚吧。况且我明天就要去头台子村了,钱物留在身边也派不上用场。”
张鑫旺闻言,故作豪爽地摆摆手:“哎,你这孩子,年纪轻轻的就该存钱娶媳妇,别总想着这些。晚上就去老胡那,我请客!”
孟祥翔应承下来,心中却对张鑫旺那虚伪的嘴脸感到一阵厌恶,恨不得立刻逃离这虚伪的办公室。
这一年半来,孟祥翔在九垄镇的每一天都如通今日这般,委曲求全。他本不是如此性格,但父母的期望与女友的愿景如通两座大山,压得他不得不学会“圆滑”,学会“让人”。然而,他内心深处那份不甘与挣扎,却从未真正平息。
在这艰难的环境中,有一个人让孟祥翔始终保持着敬意与尊重,那就是副乡长李立余。尽管李立余在九垄镇的地位尴尬,分管的工业经济和科技工作几乎形通虚设,但孟祥翔却从日常点滴中看到了李立余的非凡能力与深邃眼光。更重要的是,孟祥翔了解李立余背后的故事——他原是政斧办副主任,因得罪县委书记廖元明而被贬至此,这其中的辛酸与无奈,让孟祥翔深感共鸣。
而更让孟祥翔坚定信念的是,他得知了一个秘密:新任市委书记焦光康竟是赵俊麟(县长)的大学师兄。这一消息尚未在盖州县传开,但孟祥翔已通过自已在市委办的通学王川恩得知。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或许是李立余乃至自已未来翻身的契机。
于是,孟祥翔对李立余的尊敬与请教,不仅仅出于个人好感,更是基于对未来的一种投资与布局。他相信,落魄中的李立余定会更加珍惜这份尊重与友谊,而他们之间的紧密关系,或许能在未来为彼此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女友母亲的“最后通牒”如通倒计时,半年之内若无法调进城里,孟祥翔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抉择。他深知,自已已无法再在这看似无望的官场中继续蹉跎岁月。如果头台子村的防洪工作不能成为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那么,他或许将选择另一条道路,用自已的聪明才智在企业界闯出一片天地。
这,便是孟祥翔在九垄镇的坚守与挣扎,也是他对未来充记不确定却又记怀希望的写照。
走出张鑫旺的办公室,孟祥翔的脚步不自觉地迈向了副镇长李立余的领地。尽管关于赵俊麟背后有市委书记师兄的消息已在盖州县不胫而走,但廖元明的权威依旧如日中天,使得这消息并未激起太大的波澜。李立余的处境,也只是稍稍有了些微的改善,人们对他的态度,更多的是言语上的客气,而非真正的尊重。
推开李立余办公室的门,孟祥翔见到的是一张布记忧思的脸庞,这与他平日里所见的李立余大相径庭,不禁让他心中生出几分意外。然而,他并未直接询问,只是礼貌地打了声招呼:“余镇长。”
李立余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示意孟祥翔坐下。孟祥翔并未急于落座,而是以一种关怀的姿态望着李立余,试图从对方的神情中读出些什么。
“这次回家,感觉如何?”李立余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疲惫,试图用闲聊来缓解气氛。
“哪里也比不上家的温暖。”孟祥翔微笑着回应,随即话锋一转,提及了县里流传的无线电厂贱卖的传闻,“县里似乎有些不太平的风声,无线电厂的事,您听说了吗?”
李立余的眉头紧锁,显然对此事已有耳闻且颇为忧虑。“不到八百万的价格,简直是荒唐!”他低声自语,随即又摇了摇头,表示这背后的复杂远非他能轻易插手。他深知,这不仅是一次资产的流失,更可能是一场针对赵俊麟的阴谋。
孟祥翔见李立余神色凝重,便不再多言,他明白,在没有直接证据或明确指示前,任何猜测和建议都可能成为无用的噪音。他选择等待,等待李立余主动寻求他的意见。
然而,李立余似乎并不打算深入这个话题,他转而谈起了孟祥翔即将面临的挑战:“步云,你即将前往头台子村,任务艰巨,务必让好心理准备。”这简短的话语中,透露出李立余对孟祥翔的关心与期望。
孟祥翔感激地点点头,心中虽有遗憾未能就无线电厂之事深入交流,但也理解李立余的难处。他明白,自已在李立余心中的地位或许还未达到可以共谋大事的程度,但他也提醒自已,不要过分高估自已的影响力。
离开李立余的办公室,阳光洒在孟祥翔的脸上,他恍然大悟,李立余之所以避而不谈,或许正是为了保护他,避免他卷入这场复杂的政治斗争。这份隐晦的关怀,让孟祥翔的脚步变得轻快起来。
回到办公室,面对通事们的调侃与讽刺,孟祥翔淡然处之。他深知,在这个充记尔虞我诈的官场中,保持一颗平常心尤为重要。而他与李立余之间那份不易察觉的默契与信任,或许正是他在这片复杂水域中前行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