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1页)
郑彩走了,舰船渐渐消失在海天之际。由马祖岛南下,有了郑成功的许诺,直奔中左所,自是不会遭到沿途明军水师的任何阻拦。
抵达中左所,郑彩直奔了黄老夫人的居所前去拜见。郑成功已经在那里等候了,郑彩抵达,二人还没说什么,郑彩就被黄老夫人拉着手,说着瘦了、黑了的话,老泪纵横,连带着郑彩也是泣不成声。
哭了一溜够,黄老夫人又当着郑彩的面儿把郑成功数落了一顿,后者只能共然受教。不过,双方谁也没有提及到郑联的死,直到最后,郑成功当着黄老夫人的面把对于郑彩的补偿说罢了,那位老祖宗才算是结束了训斥。
那姓陈的小子这一次做得还不错,不过,想要娶咱们郑家的闺女,还得继续看着,看清楚他是不是真的知错了。
您老想多了。
脑子里如是想来,郑成功很清楚,他的这位祖母的脑子里始终围绕着家族的那点儿事,对于陈凯的行止也从来都是以此来进行解释的。话虽如此,他却也没有说出口,只是撇过头,郑彩的双眼中闪烁的颜色的最后一瞬间,竟与他一般无二,倒也是一奇。
郑彩留下用饭,郑成功则还有公务要回去处理,近半年来,他在磁灶和钱山两战两捷,再加上围剿海盗陈春,清军在闽南的劣势已经无法掩盖。尤其是在漳州府,清军两镇一协,如此规模的大军被明军野战击溃,损兵折将,守御已经仅限于漳州府城,对各县的驰援,甚至是对城外的有效控制力都已经衰微到了极致。
郑成功已经得到了消息,说是张学圣调了福建提督杨名高率领福建提标南下,他准备集结重兵,再给福建清军以沉重的一击。如此,明军在闽南当可以正式打开局面。
但是相对的,他在潮州集结了重兵,但是那里的情况却并不怎么乐观。隐忧,透过程乡的张进、府城的叶翼云和澄海的洪习山不断的传来,持续性的恶化还在继续,这些始终压在他的心头,让他的呼吸不得顺畅。
陈参军说什么了吗
招来了前去迎接郑彩的人,郑成功出言问及,得到的答案却是陈凯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回来。只是具体做什么去了,却也没有提及。
难不成,又要有事情发生了,而竟成则嗅到了些味道
………………
如果说,中左所是闽海的海贸中心以及明廷在福建的军事政治中心的话,那么福州则是清廷在福建一省当之无愧的中心地带。而在这片中心地带,最为重要的自然是福建巡抚衙门,只不过坐在里面的那位福建一省最具权威的高官却始终是愁眉不展,实在有损二品大员的威仪。
这些年来,始终面对着福建明军数万大军陈兵闽南的险恶局面,张学圣运筹帷幄,殚精竭虑,到今天也不过是丢了一个县的地盘而已,损失可谓是微乎其微。
奈何,前后被明军击杀了两个总兵官外加一个兵备道,若再算上今年下半年开始的一连串失利,兵员损失之巨大,已经到了让福建清军难以承受的地步了。
漳州府的清军活动区域已经被局限于府县城池,为此张学圣只得调动了杨名高的福建提标赴援。但是,明军的实力已经让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以至于他即便是派出了杨名高也免不了要为此担忧。尤其,杨名高和其他福建清军将帅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此人是汉军镶黄旗的旗人,素来骄横,只怕也未必会真的稳妥用兵。
这些事情,是摆在眼前的,而在朝中,对于他的能力的质疑也越演越烈。这其中,厦门一战,银子使到位了,他也自称有离间陈凯与郑成功之功,再加上冯君瑞带回来的厦门岛地图,清廷那边倒也是暂且放过了。可是陈凯失踪后,郑成功在闽南的势头更盛,虽说是陈凯对郑成功大军实力的提升几乎都是长久性的,并非是其人一旦离开就会消散,但却还是引起了一些朝臣对于离间计的效果的怀疑。
陈制军那边发了文书,浙江的八旗军和绿营攻陷舟山,那个鲁监国已经是丧家之犬了。先撑过今年,明年浙江的官军应该就可以入闽赴援了,但愿在此之前不会闹出太大的风波出来。
张学圣是如是想的,对力保下来的亲信冯君瑞也是这么说的。厦门一战,他们早已是绑在一条绳上的蚂蚱,黑锅全部由马得功和黄澍来背,尤其是后者,这是一致对外,从而逃脱责难的最优解。
既然是亲信,张学圣自然也不吝帮助冯君瑞恢复实力,毕竟抚标营也是他的直属部队,比其他绿营来得更加亲近。只可惜,近来需要恢复建制和补充损失的部队实在太多了,抚标这一次的损失太过巨大,一时半会儿是很难恢复战斗力的,就像是福建左路镇标一样,都是需要更多的时间,而这样他手里能够用到的部队就更是捉襟见肘了。
张学圣的压力大,冯君瑞又何尝不是如此。早前狼狈不堪的从中左所回来,还不是一群人狼一般的盯着他这个参将的位置,甚至就连在密议后张学圣明确表示了对他的支持的情况下,很多不看好张学圣的也连带着不看好于他。这半年下来,张学圣毕竟在朝中还是有人的,硬抗了下来那些质疑和指责。奈何大体的战局依旧是呈现恶化的趋势,谁知道接下来到底会发生什么。
自营中回府,这一日的操练依旧是那般模样。冯君瑞已经将他的亲信军官和亲兵们都安排在了营中的要职,就连他离开中左所后收敛的那些来自于左路镇标和抚标的老兵也都进行了安插。可是老兵数量太少,新卒的操练就要从头开始,甚至就算是练出来了,也要真的见过了血才能有恢复原本实力的可能。
这些日子,冯君瑞一直为这些事情而发愁,毕竟军队战斗力的强弱是会直接影响到武将的。尤其是在于,他到底是怎么回来的,只有他自己最是心知肚明。
老爷,门外有人来拜。
冯君瑞很奇怪,早前他失势的时候,平日里说得到一起的那些朋友全都躲得他远远的。后来张学圣扛住了厦门一战的责难,也不太有人敢凑上来——毕竟现在的战局,谁也不知道张学圣什么时候滚蛋不是。直到今时今日都是这般,现在反倒是突然有人来拜会了,是走投无路了,还是别有用心,谁知道呢。
什么人
来人没说,只送上了份帖子,说老爷一看就知道了。
如此藏头露尾,冯君瑞心中愈加的不安起来。心砰砰的开始乱跳,就连呼吸也频率也越来越快,尤其是想到一些事情,就更是加剧了他的紧张。
果不其然,接过了拜帖,冯君瑞打开一看,心里面当即便是咯噔一声。随即,拜帖啪的一声掉落在地。
生前虽未达,纷争终得灭。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拜帖中未有按照传统写就来拜者的名讳、身份,反倒是仅仅写了一首诗似的文字。这样的情况倒也并非少见,但却多出自文人墨客之间的交往,冯君瑞分明是个武将,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如此的。但是这份拜帖,冯君瑞不光是知道其主人为谁,更是如同耗子见了猫似的,手一抖便掉落在地,旋即又唯恐被管家看到其中内容,连忙捡了起来——那反应,竟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也难怪张巡抚会对他如此之器重。
让管家将来人请到书房,冯君瑞先期清空了书房所在的小院,随后便在书房内见到了来人。
来人是个家丁打扮的汉子,眉宇间透着机灵,但是从那呼吸的节奏和行走时的步法来看,武艺上当是不弱。
汉子进了书房,冯君瑞便挥退了管家。稍待片刻,听那管家的脚步声越来越远,才死死盯住了来人,咽了口唾沫:你是谁,谁让你来的
冯参将看到拜帖上诗的后半句,难道还不明白吗
说,你是谁!
拔剑在手,冯君瑞呼吸沉重,完全是一副蓄势待发的模样。奈何来人却一点儿也不紧张,仅仅道出了其人的姓名,以及一个委派他前来的人的官职,冯君瑞的的宝剑便当即掉落在了案上。
蔡兄见谅,不怕您笑话,在下从中左所回来后就一直是寝食不安。刚刚只是太过紧张了,绝无恶意,绝无恶意……
冯君瑞的解释,蔡巧也不放在心上,就像是刚刚那把剑尚且握在手中的时候,冯君瑞的存在他也并没有感到什么太大的威胁。因为,来之前陈凯就告诉他了,拜帖上的暗语,足够让冯君瑞收起任何别的心思。
陈参军派卑职来,主要是两件事情:其一,如果有人来向阁下打听,是否资助过一个叫李渔的浙江人开戏班子,答应了即可,这是那人的详细资料,背熟了便烧了,当着某的面儿;其二,准备一套九品官服,外加上三十套绿营军服和制式武器。除了官服以外,这些会在一个月内还给你,只是借用的。陈参军说了,不会为难你,只要听话就行。
蔡巧的要求,冯君瑞哪敢说个不字,连忙接了下来,并且对官服的补子到底是文是武也进行了详细的了解。直到确定了是文官的,他才放下了心来,但却又立刻便旋了起来,因为他依旧不知道陈凯到底是又要来干什么,尤其是会不会连累到他。
不该问的别问,照做即可。
冯君瑞的问题,蔡巧表现得很不耐烦,可是对此冯君瑞却也没有任何办法,只得继续伏低做小下去,唯恐引了蔡巧背后那人的不快。
约定了接洽的时间,他送了蔡巧出小院,叫上一个家丁送其出门。派人跟踪,他是不敢的,因为就算是跟上了也没用,陈凯既然给了他时间准备东西,就不会太早的出现,而且就算是能够解决陈凯,那些签字画押的东西想必陈凯也不会待在身上,这般反倒是会为他引来杀身之祸。
可是,回到了书房,心中的惶恐不安缺依旧如故,甚至还要更胜方才。心中的那个关于到底发生了什么,陈凯这又是要干什么的问号越来越大,一时间甚至大到了要将他撑爆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