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唐不良人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君心难测(第3页)

所以苏大为私心里,更希望李治关注一下吐蕃之事。

不说先打吐蕃,至少做些防备,免得被人偷家。

事实证明,历史是有惯性的。

李治,有他自己的判断和认知。

“区区吐蕃,何足道哉,大唐之中多的是突厥降将,他们能征善战,若吐蕃真有不臣之举,派一员上将领数万精兵,足以荡平。”

李治自信的道:“西突厥控弦二三十万,我大唐只出兵五万,便一战灭其国,天下有谁能挡唐军兵锋。”

说着,他挥挥手:“此事毋须再提。”

苏大为脸都绿了。

自己都给李治提前漏内幕消息了,奈何李治他不听啊。

他是不明白,明明吐蕃是西边一霸,区域性强国,为何李治却偏偏选择性失明。

“近来辽东颇不太平,高句丽与百济再度联手,攻略新罗,新罗已失数十城,大唐再不出手,恐怕新罗有亡国之险。”

李治说着,抬头“亲切”的看了一眼苏大为:“你也是知兵之人,须知大唐的心腹大患,始终是辽东,至于西北苦寒之地,莫说吐蕃不会有那么大野心,就算他们真有叛逆之举,西边群山绵延,岂是容易打通的?放心吧。”

苏大为一时无言。

有点理解李治了。

从大唐的地图来说,关中乃形胜之地,除了函谷关外,左右和后方都被延绵的群山包裹着。

关中乃是群山中的平原之地,沃野千里,粮食产量丰盛,此乃帝王之资。

有足够的粮食,就能养活足够多的人口,就能形成强力的国家。

所以在潜意识上,有群山包围,都被认为是安全的,自然防御体。

相比隔着群山的吐蕃,倒是辽东过来无险可守。

中原地势,北高南低。

如果高句丽纵马打过来,一样拥有地形之利。

而且没有群山阻隔,看上去更加凶险。

辽东之地,能农耕,也能养马,历来这种地形下出的政权,兼具农耕文明的城邦文化,和游牧文明的侵略性,是中原王朝最为警惕的敌人。

苏大为于是闭嘴不再劝了。

李治的话里,透出心意已决。

他必然是要对辽东用兵,这一点无可更改。

至于吐蕃,那非眼下之患,李治现在没心情管,也没放在眼里。

苏大为对此只能苦笑。

观唐朝两百八十余年,吐蕃与大唐的争斗,几乎一直伴随到王朝末年。

比起马上要蹬腿的高句丽,吐蕃才是大唐的一生之敌啊。

可惜,这话没法说。

否则有一堆问题无法解释。

说多了,只怕李治又要起疑了。

“对了阿弥,你这次在征西突厥时,表现不错,但是军中自有法度,征西突厥有功,当赏,但是枉顾军法,擅自离营,此为过,当罚。

朕便将你功过相抵,你可心服?”

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shupenwgang.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