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畅销仕途高升宋立海林可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章 绝色女子(第2页)

在古代难以加工出好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能耐高温的耐火材料,而现在有了。

石墨矿在全国大多数地方都有分布,可直到近代才开始被人们发现和使用,在此之前没人知道它的价值,并不是没被发现,而是其价值没被人们发觉。

李业带着小姑娘,向着王府走去,一路上心里激动,但还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因为怕这辽国商人抬价。

一到王府,李业叫来十几家丁护院,赶着王府里所有的车,在萧鸿祁带领下向着渡口行去。

萧鸿祁没说谎,元门渡果然停靠着他的船,一整船的石墨矿。

这些矿石大小不一,成色不一,底部甚至还有成色最好的鳞片状石墨,整船大概一千五百斤的样子,李业亲自指挥护院,尽可能将所有矿石一点不剩全部装车。

最后结算后给了潇鸿祁九十八贯一百三十文钱,他感恩戴德,激动得又是拜谢又是哭的,毕竟这笔钱救了他的命。

李业则告诉他,下次要是还有,可以从上京运来,还是这个价格,不管多少他都收,有这么多石墨矿,那定是发现矿脉了,只要盯着他,李业相信还会有更多的石墨矿。

这东西他不嫌多,因为石墨的出现他必须改变某些计划,优秀的耐火材料意味着他能达到更高的温度,炼制更好的钢材,好的材料意味着铠甲,武器,火器等等的性能都将提高。

辽国镔铁?他现在根本看不上了,那只是一种不成熟工艺取巧加工出来的东西,手法上值得肯定,但没有根本上解决材料问题。

潇鸿祁激动的点头,在别处根本没人要的垃圾有人给钱收,他能不高兴吗!并保证回国后就向他朋友问清矿脉地点,然后运送下来。

辞别这个汉语生硬的景国商人之后,李业带着王府的车队回去了,一到王府就令人在后院腾出空房用于摆放这些石墨矿石,矿石中肯定还有杂质,但想要提纯比起其它矿物更加简单。

石墨的耐腐蚀性和耐温性是其它物质望尘莫及的,只要用加热就能去除大部分杂质,因为在高温下石墨依旧完好无损,其它杂质则会蒸发或者液化。

王府众人又见世子搞了这么一堆稀奇古怪的东西回来,早就见怪不怪,严毢也不多问,去腾出荒院的厢房用来堆放这些黑色的石头。

当晚王府忙碌了一整晚,以至于李业都忘了何芊要求点菜的事,搞得小姑娘嘟着嘴十分不满。

.......

“方先生,我这战袍如何。”太子身着红色山文甲,披挂镶金纹角披风,腰间挂剑,剑护镶有珍贵玉石。

“殿下威风凛凛,有王者威仪。”方先生恭维道。

太子哈哈一笑,然后在方先生对面坐下,信誓旦旦的说:“此次南下,我定要让父皇对我刮目相看。”

方先生笑着点点头:“其实皇上既让殿下去,那就是想给殿下功劳的意思,殿下大可不必忧扰操心,尽管去就是,到时就算杨洪昭前军已经平乱,殿下也会有功。”

太子皱眉道:“不可,如此一来天下人怎么知道吾之武功?

难道让天下人说我堂堂一个太子还不如殿前指挥是杨洪昭,到时怎能服众。”

“殿下,眼下顺利即位为大事,战事瞬息万变,本就难以琢磨,谁敢断言,若是胜了还好,可若是败了呢?”方先生还在劝。

太子不以为意:“苏州一地顶多不过厢军数千,还能挡我数万雄师?”

方先生给自己倒了杯茶,又给太子倒上,然后再次劝说:“殿下终将不是将帅,而为至尊,身为至尊,何须与人臣争功,该为人臣有功而高兴才是,如此一来,将来殿下登基,众臣也会感怀陛下心胸。”

太子听了这才恍然大悟点点头:“原来是这么回事,多谢方先生教我,南下之后我定不会与那杨洪昭一般见识的。”

方先生欣慰点头:“此次南下殿下需多加小心,苏州知府总给人有恃无恐的感觉,我忧心许久。”

他说着端起茶杯站起来,一边踱步一边道:“若是万一,在下想说若事到万一……请殿下切莫逞一时痛快,需以保全自己为上策,在下还在北方恭候殿下回来。”

太子也不笑了,站起来长长作揖:“先生的话吾记住了,不过先生也不用想太多,本宫手握数万雄兵,区区苏州没什么好怕的。先生就等我带着贼子人头回来。”

方先生点点头:“但愿如此吧......”

.......

正月十一,城外禁军大营大军誓师离京。

浩浩荡荡数万众前往元门渡,京中百姓大多听说但没见到,可城外人家却见得分明,各种传言开始流散。

有的说火光冲天,行伍走了三天三夜才走完。

有的说军伍路过他家门,明明是走了七天。

还有人说走了十几天,火把将夜空照得像白天一样亮,很多人以为天亮惊醒。

总之众说纷纭,难以调一,李业是在家门口听说的,府中家丁也在议论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