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章 一明一暗(第3页)

他们到北京肩负重大使命。

那时,革命党热衷于搞暗杀活动,暗杀满清的官员。既然是暗杀官员,当然是越大越好,他们盯上了摄政王载沣。

在准备的过程中,不幸事情败露。汪精卫、黄复生、罗世勋等被捕入狱。

谋杀摄政王这样的大罪,应当是被杀头的。

期间民政尚书善耆慕汪精卫之名,也可能有几分好奇心,曾探了几次监。

善耆本就是个开明王爷,欣赏有新思想的人,两个人很谈得来。

在善耆的努力下,汪精卫三人被判无期徒刑。

虽然暗杀未成,但因为要杀的人是载沣,汪精卫这个在同盟会中本来就很有名气的人,更加名声大噪。

而汪精卫又在獄中写下了那首名满天下的的诗篇《被逮口占》,也很快被流传。特别是其中四句: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块,不负少年头。堪称革命者励志的千古绝唱。

一九一一年十一月?,汪精卫三人得益于政治犯而被释放。

袁世凯早就开始关注汪精卫,他正想联系上革命党的重要人物。

在湖北前线的袁世凯,得知汪精卫被释放的消息后,马上派人联络上汪精卫。希望对方能在北京等他,自己有要事面谈。

汪精卫早就注意到了袁世凯,也想争取袁世凯,使其不与革命党为敌;两个人算是一拍即合。

袁世凯到京城后,办公之余,和汪精卫频繁接触。或许是因为两个人投缘,或许是两个人思想相近,有共同语言,反正他们特别谈得来。

人在特殊的时候,思想是容易发生变化的。有记载,汪精卫在獄中和善耆长谈过几次后,和原来的书生气已经有很大不同。

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和汪精卫也相处得特别的好,两个人竟成为了结义兄弟。

这样一来,汪精卫差不多和袁世凯成了一家人。从袁克定那论,袁世凯应该是汪精卫的义父。

汪精卫认为,袁世凯的努力和革命党人没有大的分歧,袁世凯如果能和革命党人合作,肯定是利国利民的。

因此,一段时间里,在袁世凯和革命党之间,汪精卫做了积极地协调和沟通;他也成为了袁世凯和革命党高层联系的管道。

拿下汉阳后,袁世凯认为给革命党的教训差不多,把重点转向了和谈。

为使和谈能够成功,他决定开通两条管道。双管齐下,一明一暗。

一个是继续派刘承恩、蔡廷干,继续去见黎元洪,这是明的,是公开的。

还有一条是袁克定,是暗的,也是不能告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