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苏长清王承恩小说最新章节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3章 五军都督府(第2页)

感慨了一通的朱由检,唯一有些遗憾的就是,居然身边没有人附和自己几声,他回头看了看,发觉一干近侍都低头注视着地面,显然他们是想要装聋子了。

朱由检挑了挑眉毛,便对着王承恩问道:“现在我们该往那走?”

王承恩这才小步跑到崇祯之前说道:“请陛下准许,让小臣为陛下引道,从西侧的长安右门出去,就是五军都督府了。”

“成,那你就在前面带路吧。顺便给朕说说这五军都督府的历史。”朱由检随意的答应道。

五军都督府的前身是大都督府,乃是太祖朱元璋未称帝之前掌控军权的机构。

以大都督府都**而进位于大明皇帝的朱元璋,深切的了解一个事权统一,节制中外诸军事的大都督府,对于皇帝是一个多么大的威胁。

因此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除大都督府,代以五个地位平等的五军都督府,分别管理京师及各地卫所。

由太祖设置制度,成祖完善制度后,形成了五军都督府和兵部都听命于皇帝,五军都督府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兵部拥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相互节制互不统属。

但是成祖之后,随着勋贵集团的迅速衰弱,文官集团的势力开始迅速扩张,大明的文武制衡制度也就渐渐破坏殆尽了。

到了明代中后期,五军都督府已经失去了参政﹑议政权,由"总内外诸军事"的中枢机构,变成处处受制于兵部的单纯执行命令的下属机构。

而从正德皇帝开始时,滥封军职的风气,也让五军都督府的权威,威信扫地。到了嘉靖末期,世宗皇帝甚至加封了一个游击马芳作为右都督。

这种军职泛滥的结果就是,谁都不把五军都督府当做一回事,而在文官眼中,总兵和走卒也没什么区别。总兵官到兵部接受命令时,都要在府堂外长跪。偶尔有将官行长揖之礼的,都会被认为不识大体。

当崇祯在王承恩的带领下,向着五军都督府走去时。在前军都督府门前,一位身着单衣的士兵正执枪站在门前守卫着。而除了这名士兵之外,门前再看不到一名守卫了。

从外面办完事返回来的经历司工房言司吏,走出轿门看到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士兵,不由眉头皱了皱。

他打发走了轿夫之后,循着台阶向着前军都督府大门走去。都督府大门紧闭着,只在右侧开了一个耳门。

言司吏走到耳门前时,听到了门内耳房内传来了阵阵喧哗声。他停下了脚步,只是犹豫了片刻,便走到了耳房门前,推门走了进去。

3、4名士兵正躲在耳房内围着一个炭盆取暖,盆内使用的都是些劣炭,导致整个不大的耳房内充满了烟火气,不过温度到底是比外面暖和了些。

言成泽一进门,就被这炭气冲了鼻子,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正躲在房内烤火的士兵们,看到一个30来岁的低阶官员走了进来,顿时收声站了起来。

其中一个眼尖的,在烟雾中看清了来人的面目,才安心的行礼说道:“原来是言司吏回来了,司吏大人可有什么吩咐吗?”

言成泽定睛看了一眼,方才认出了给自己行礼的,是守卫大门的当值小旗吕善河,他摆了摆手免去了其他几名士兵的行礼后,才有些不快的开口问道。

门外的那名士卒是怎么回事?怎么这么大冷的天,让他守在门外,还是穿着单衣。

小旗吕善河讪讪笑着说道:“言司吏还是别管这件事了,门外那个是个倔头,口无遮拦的说户房的曹典吏本月克扣粮饷太狠,其他各卫也只扣个三成,而本卫居然扣到了五成,这寒冬腊月的让人怎么活下去。

曹典吏听到了风声之后,相当的不满,就要求卑职教训教训他。言司吏你也知道,这户房的曹典吏管着大家的粮饷,咱们怎么招惹的起他。

小人想着让这倔头在外面吹吹冷风,一来让曹典吏消消气,二来也免得曹典吏继续记挂着他。在门外吹吹冷风最多不过小病一场,但是要是让曹典吏继续记挂着他,这可就不好说了。”

听到曹典吏这个名字,言成泽顿时有些踌躇了。这位户房的曹典吏虽然位阶比自己要低,但是他可是上官章经历的心腹,也是章经历捞钱的钱袋子,曹典吏克扣下来的粮饷,大部分都是进了章经历的口袋。